或許是因為3C市場巨變的關係,近日科技界發生了不少驚天動地的大事。其中一件便是SONY將旗下PC事業部,包含VAIO品牌、技術與相關資產全數售出與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日本産業パートナーズ株式会社)。有鑑於大事件伴來的訊息相當雜亂,本人在此文中將盡可能給予各位最正確的訊息,並加上個人觀點與感想-謹以此文紀念這個曾經帶給人們各種驚奇,並滿足消費者夢想的品牌。
重要訊息與Q&A
針對想在短時間內了解事件始末的讀者,本人在此提供相關”懶人包”給大家參考
- 1. SONY將個人電腦事業,包含VAIO品牌、技術與旗下資產售出
- 2. 售出後,SONY內部對VAIO的設計、研發與製造皆會完全終止
- 3. 新公司將由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日本産業パートナーズ株式会社)接手,此公司之資金全為日資,因此暫無外資入主的問題
- 4. 雖然下方的新聞提到SONY在新公司的持股並未過半(聽起來好像還不少),但實際上SONY僅出資5%,其目的為幫助相關資產的移轉
以下提供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SONY為什麼要賣掉VAIO?
根據SONY執行長平井一夫表示(日文原文在此),割捨VAIO是一個痛苦的決定,最大的原因在於SONY認為個人電腦事業已無獲利的可能性。有人預估這次PC事業的銷售將有助SONY擺脫SONY個人家電業務在近二年來高達30億日圓(相當於約10億台幣)的淨虧損,其幅度之大使出售變為必要之策。
我手上的VAIO之後該找誰維修?
對於已經賣出的VAIO,其維修、維護等相關事宜依然是由SONY處理,因此在台灣依然是由台灣索尼負責相關業務。
日後還會有VAIO推出嗎?
由於SONY將VAIO品牌一併售出,新成立的公司將可推出以VAIO為名的個人電腦產品,但其將會退出海外市場,產品之研發、製造地點皆會在日本的長野縣安曇野市。換句話說,除非您有意願購買水貨,否則日後在台灣將暫時看不到VAIO了。
末代SONY VAIO是誰?
以推出時間點計算,SONY旗下的末代VAIO應是翻轉式筆電 - VAIO Flip (VAIO Fit A系列),讓我們來複習一下它的外型:
上蓋由鋁合金包覆,具有閃亮的髮絲紋,最大的特色在於中間有條明確的分割線
VAIO LOGO以切削的方式”雋刻”而成,文字邊緣還會閃閃發亮,相當銷魂
該筆電最大的特色便是上蓋可進行翻轉,翻轉到一半時可做為輕鬆展示、觀看影片的模式,如上圖
細看其結構,許多人都以為上蓋得以翻轉是因為有個實體的轉軸存在,實際上SONY在此直接使用強韌的塑膠材質(內部應有螢幕排線)作為轉軸,兼顧輕薄與簡潔,平時螢幕也有卡榫固定以避免移動與翻轉,這樣的巧思真是讓人驚嘆。
翻轉後的樣子
個人觀點
以下則是本人對此事件的看法與心得,主觀意識在所難免,若與您的想法相牴觸還請包涵。
在與”製造產品”相關的領域中,只要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同樣是生產產品,業者大致上可分為兩種型態。
一種是注重研發,時常能夠提出創新的點子並融入現有產品之中,使消費者感到驚喜,本人將這類型的業者稱之為”先行者”
一種則是產品普普通通,雖可滿足大多數消費者需求,但細看便可發現其缺乏自家產品的特色,也容易被人取代,本人將這類型的業者稱之為”跟隨者”
個人電腦領域涉及產品製造,自然會有這樣的分別。
以”先行者”而言,推出Retina概念,以及極致輕薄始祖Macbook Air的Apple,自然適合此條件。而近日以”變形”概念發達的ASUS,讓人驚奇不斷,本人也相當看好其發展。
至於”跟隨者”的腳色,本人認為目前以acer和Lenovo的狀態頗為適合,原因在此就不予置評了。
那麼,VAIO至今所扮演的是何種腳色呢? 讓我們來看看其所推出的產品
在2006年,SONY推出VAIO UX,讓人們搶先嚐到擁有”掌中乾坤”的喜悅
在2009年,重廠商競相推出以CP值為唯一導向的小筆電之際,SONY推出VAIO P與VAIO X,前者除了讓筆電也能放進口袋,更是高解析筆電的始祖之一(8吋螢幕,解析度1600*768),後者則是在11吋的級距挑戰輕薄極限,745g的重量至今依然能夠耀武揚威。
若您對這些”小花樣”不感興趣,那麼如同名貴跑車般的VAIO Z,最新技術代代輩出-Quad SSD, 雙風扇排熱技術、日後進化為ThunderBolt的LightPeak + PowerMedia Dock、迷人的碳纖維機身……
在SONY手下的VAIO扮演的是何種腳色? 相信答案不言可喻。
可惜的是,創新滿足了高階消費者的夢想,但代價卻相當昂貴,而這也造成VAIO的售價常高過同級筆電一些。雖然這樣的狀況在近日已大幅改善,無奈買單不敷成本,造成鉅額虧損。細究其原因,除了平板與手機的正面衝擊之外,由iOS產品帶起的蘋果風潮讓高階消費者購買MacBook,這種”非微軟即蘋果”的市場動向或許也是讓VAIO腹背受敵的重要原因 (本人就曾經聽過不少”買VAIO不如買蘋果”的言論)。不過老實說,蘋果的極簡風格雖然相當迷人,但在數代產品皆以相仿設計推出的狀況之下,本人實在很想幫不斷變出新花樣卻被消費者冷眼以待的VAIO抱不平阿……
最後,SONY在這個時間點放手,雖然令人感到遺憾,但細想也不意外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研發部門將會成為新公司的決策核心,而這也代表其精神得以保存的可能性頗高。在此也衷心希望VAIO和SONY能夠度過這次的難關,持續在個人電腦和電子產業領域上發光、發熱。
新聞導讀
文末引用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希望藉由日本第一手的訊息給予各位最正確的認知。翻譯由本人撰寫,若有錯誤還請指正、告知。
翻譯:
SONY將個人電腦事業賣出,新公司將由(日本)國內出資成立
朝日新聞Digital 2月5日(星期三) 5:46分發布
由於表現不佳,SONY將旗下以”VAIO”作為品牌的個人電腦事業,交由國內資金構成的日本產業Partners(東京)成立新公司並進行事業的移轉。SONY在新公司的持股並未過半,因此其個人電腦事業在實際上已形同售出。
基於SONY在包含個人電腦的電機部門方面持續虧損,內部已對個人電腦事業的重組進行相關檢討。(因此,)新公司雖然會以”VAIO”的品牌繼續販售產品,其將會針對是否撤出海外市場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在生產地點方面,雖然大半產品(包括委由代工生產的產品)皆是於海外生產,國內的產品一直以來依然是由長野縣安曇野市作為唯一的生產據點。
“VAIO”於1996年開始販售,以洗鍊的設計受到世界消費者的喜愛,但由於個人電腦面臨來自亞洲等地的同業競爭而使價格下滑,各公司也面臨需要確保盈利的嚴峻狀況。
近日,由於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與平板(Tablet)的普及,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在新興國家的銷售額亦不容樂觀,導致SONY於2013年僅販售580萬台個人電腦,相較於前年的760萬估計減少了約20%。
原文如下:
ソニー、パソコン事業売却へ 国内ファンドと新会社
朝日新聞デジタル 2月5日(水)5時46分配信
ソニーが「VAIO」ブランドのパソコン事業の不振を受けて、国内投資ファンドの日本産業パートナーズ(東京)と新会社をつくって事業を移す交渉に入ったことがわかった。ソニーは新会社の株式の過半数を持たない方向で、パソコン事業を事実上、売却することになる。
ソニーはパソコンを含めた電機事業の赤字が続いており、パソコン事業の立て直し策を検討してきた。新会社でも「VAIO」ブランドで販売は続けるが、海外事業については撤退も含めて検討を進めている。
パソコン生産の大半はすでに他社への委託も含めて海外に移しているが、国内では唯一、長野県安曇野市の拠点で一部の製品の生産を手がけている。
「VAIO」は1996年に発売され、洗練されたデザインなどで世界的に人気を集めた。ただパソコンはアジアのメーカーなどとの競争が激しく値下がりが続き、各社とも採算確保が厳しい状況だ。
最近はスマートフォンやタブレット端末が普及して競合も進んでいる。新興国での販売不振もあり、ソニーの2013年度のパソコン販売台数は580万台と前年の760万台から2割ほど落ち込む見通しだ。
SONY VAIO 相關文章
靜如筆電,動如平板-SONY VAIO Tap 11 動手玩心得
玩家逸品,疾速奔馳-SONY VAIO Pro/Duo Red edition 動眼看分享
以上便是本文章的所有內容,感謝您的收看。能夠與您一同為這個曾經叱吒個人電腦戰場的品牌道別也是本人的榮幸。若您有相關疑問與心得也歡迎於文末回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