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高音質體驗逐漸被重視的年代,SONY除了繼續在Walkman產品線上繼續耕耘,推出新作之外,先前首度推出並受到熱烈回響的PHA-1一體機,在今年也順著Hi-Res AUDIO口號,推出其後繼者-PHA-2。細想原廠推出一體機的用意,除了使產品線更加完整,亦能使消費者在”SONY高音質體驗”與”最愛的設備”之間不必再感到徬徨。今日,就讓我們來看看被原廠賦予更高定位的它,究竟能耐如何。
推薦閱讀
在閱讀此篇文章之前,若您對如何定義”好的訓源”感到不解,本人建議您先行收看以下文章:
SONY PHA-1一體機深度實測(上)-功能詳解、概念釐清
在文內單元”好訊源的必備要素”中便有提到影響音樂體驗的各項變數(包含音源檔案品質、訊源的純淨度/調性/推力等),相信各位在閱讀之後必能對訊源有更多的認識。當然,若您想順道了解PHA-1的話更是再好不過。
OK,廢話不再多說,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次的主角吧!
外觀、機能介紹
PHA-2就在這裡。前方除了有斗大的SONY LOGO之外,由左至右依序為耳機輸出孔、類比輸入/輸出孔(機能之說明詳見後文)、電源指示燈(POWER)、充電指示燈(CHG),以及類比式旋鈕。
正如方才所見,PHA-2在音量調整方面依然繼續採用類比式旋鈕兼開關的設計。本人實際聆聽時旋鈕轉至約10點鐘方向,調整音量時也並未有明顯的偏音現象(意指左右耳音量不相等)。老實說本人並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設計,因為如此便表示每次使用都必須調整至適當的音量,不過都已經過了兩代了,大概日後也不會改變了…
耳機輸出孔周圍的黃銅環尚有同心圓的紋路,雖然是個小地方,但也顯示出原廠的細心
機身右側,什麼都沒有
機身左側,具有兩個開關
中央者稱為增益(GAIN),可用以調整機體擴大訊號的能力,使其在低/高阻抗的耳機中皆能相容。換言之,當GAIN調到HIGH(高增益)的狀態下,若接上低阻抗(如:16Ohms甚至8Ohms)的耳機,則可能會因出力過大造成單體燒毀,甚至使聽力受損,因此GAIN的調整不可不慎
右側”OUTPUT SELECT”則是PHA-2才具備的新機能。說明如下:
開關調整至”PHONES”時,類比訊號會由耳機輸出孔輸出,而類比輸入/輸出孔此時則負責輸入機能,當有類比訊號輸入時機體可直接作為單純的擴大機
開關調整至”LINE OUT”時,類比輸入/輸出孔此時負責輸出機能,可將經PHA-2處理、轉換後的類比訊號送至使用者另購的擴大機進行擴大,較適合追求頂級音質或需要推動高阻抗耳機的玩家。
機身頂部,可看到兩條緩衝膠條,在機體"疊疊樂”時提供摩擦力與避免刮傷。在此也可看到Hi-Res AUDIO的官方認證
機身底部,依然有緩衝膠條,而在此也可看到產地於中國大陸。
機身輸入端,具有三個插孔,意義詳見下圖
如貼紙所示
左方之mini USB 插孔支援新一代Walkman(如F880系列、ZX1)以數位輸出的方式連結
中間之標準USB插孔支援蘋果iPhone/iPod/iPad等產品直接以傳輸線連結
右方之micro USB插孔於連接電腦時可做為一體機(DAC+耳擴),而關機時則可進行充電
機身採黑色髮絲紋塗裝,在光線反射之下更顯質感
與PHA-1比較外觀
為了能讓大家更快速了解兩代產品的差別,在此便將PHA-1這位老大哥請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以下三張圖片,上方皆為PHA-1,下方則為PHA-2
由此圖可看到PHA-1的塗裝以褐色、古銅色為主,給人較溫暖的感覺,至於PHA-2以黑、銀為主調,設計語言較為理性。兩者也都具備避免旋鈕和插頭受損所設置的”保險桿”結構
產品左側比較
可看到由於PHA-2可選擇輸出方式,其比PHA-1又多了一個開關,前面板的標示也較為複雜
此外,由此圖亦可看到PHA-2的長度比PHA-1長了些。若您在PHA-1推出時因為體積的問題而未能下手,那在此只能表示遺憾了…
機身輸入端
PHA-1具有三條輸入音源的路徑(詳見此篇測試文),而PHA-2由於可與新世代Walkman連結,故又多了一條,訊源數達四種之多,也堪稱是一絕了。
在這邊順便給大家看一下,PHA-2的電源指示燈為綠色,此外剛開啟時會閃爍,待機體就緒時便會恆亮
測試環境
由於官方相當強調PHA-2的解析能力(畢竟都掛上Hi-Res AUDIO的稱號了…),加上現場搭配的耳機是(對本人而言)好久不見的頂級監聽耳罩-MDR-Z1000,因此雖然MDR-1R就在隔壁,本人還是以MDR-Z1000作為本次使用的耳機。
測試曲目
水樹奈々 9th Album「ROCKBOUND NEIGHBORS」
04 Lovely Fruit
Zetsuen no Tempest ED Single - happy endings
02 - too late for chocolate
「ソードアート·オンライン」MAD:1年2ヶ月20日
「ソードアート·オンライン」BD Vol.4 Orginal Soundtrack Vol.1
01 Swordland
TVアニメ「進撃の巨人」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04.立body機motion
TVアニメ TARI TARI ミュージックアルバム ~歌ったり、奏でたり~
Disc 01 ~奏でたり、たどったり~
1 はじまったり、目覚めたり
2 歩いたり、スキップしたり
測試組合與結果
為了能夠徹底了解PHA-2的性能與調音,本人在測試時使用同樣的曲目聆聽以下三個組合,須注意的是有一組為”對照組”(PHA-2並未參與)。組合的照片和測試結果皆在下方,提供給各位參考。
*由於MDR-Z1000屬低阻抗耳機(24Ohms),在測試過程中,PHA-2皆是以Normal GAIN模式推動
對照組:使用NWZ-Z1050直接輸出
註:機體搭載Android 4.0.4,系統版本號2.02.0009,DSEE/VPT/動態等化器/Clear Stereo皆關閉
低頻
強勁而有動圈感(空氣感),下潛深度中等。由於低音的量相當足夠,在聆聽原聲帶時可說是相當過癮
中頻
解析力稍嫌不足、飽滿度尚可(較組合一少了點,比組合二少了很多),個人認為中頻是這個組合的弱項
高頻
高頻具空氣感與延伸性,但較可惜的是雖有延伸性,但細聽之下依然有令人意猶未盡之感(需相當專注才可發現)。整體而言,用這個組合聆聽弦樂的表現相當不錯
人聲
相當清晰,感情也頗為豐富,能夠充分展現主唱者的情感。而在曲目”too late for chocolate”中,主唱者(花澤香菜)聲音的甜味相當足夠,是本人在這次測試中最滿意的人聲表現。
音場
類似錄音室,在音樂成分複雜時會稍嫌擁擠
解析力
極強
組合一:使用1st gen iPod touch以USB連結PHA-2
低頻
回收速度極快,空氣感、動圈感較對照組弱,但下潛的深度極深,在安靜的環境下能夠聽出,本人也對這樣的表現感到相當驚訝。此外,由於低音較有距離感,音場被有效的拉大,也算是補足Z1000給我音場稍嫌過小的印象
中頻
較對照組更為飽滿而濃厚,包圍感相當強。可喜的是,雖然中頻的調性偏暖,但依然能明確分辨其中的細節,解析與飽滿度兼具,表現相當得好。
高頻
整體而言”空氣感”(指的是高頻給人有錯覺,以為是現場演奏的能力)較對照組差一些,延伸性則與對照組相當
人聲
過於解析,主唱者感情的量以及女聲的甜味都變得較少,唱到高音時變得有留聲機的感覺。此外,齒音稍嫌過多,聽久了會感到疲倦,因此這個組合對人聲為主的歌曲而言不太適合
音場
類似錄音室,但解析能力較對照組強,因此在大編制的曲目中應能不至於變得擁擠而模糊
解析力
極強,比對照組更強,因此若音源有瑕疵,在這個組合中會被毫不保留的暴露
組合二:使用筆電(SONY VAIO Pro 13)以USB連結PHA-2
在這邊也順便給大家看一下,PHA-2依然是關機才可進行充電的設計,充電指示燈(CHG)為紅色
低頻
解析力較差,但空氣感極強(有桶音),換言之低音射出與回收的速度皆較慢,所幸不會慢到在低音多的音樂(如曲目”立body機motion”)中糊成一團
中頻
相當滑順,笛聲的表現極佳,空氣感與延伸表現得相當好,因此本人認為這個組合的中頻是令我最感到滿意的
高頻
表現約與對照組相當,差別在於較為飽滿,但延伸性低了些
人聲
解析與感情兼具,雖然與對照組相比較有距離感,但比組合一好多了
音場
是三個組合中最廣的,給人相當寬鬆的聽感,長期聆聽古典樂、輕音樂等是最好的選擇
解析力
聽感頗為圓滑,因此解析力較其他兩個組合弱上不少,但有助於提升對訊源的寬容度
看完這些評論之後,不知道您是否已經暈頭轉向了呢(苦笑)。為了避免各位感到困惑,本人在此便直接將各項表現進行主觀的評分,使各位更能了解其表現。須注意的是評分本就涉及主觀與喜好,若與您的意見相牴觸,還請理性討論,謝謝。
|
對照組 Z1050 |
組合一 iPod+PHA-2 |
組合二 NB+PHA-2 |
低頻 |
7 |
8 |
6 |
中頻 |
5 |
7 |
8 |
高頻 |
7 |
6 |
7 |
人聲 |
8 |
6 |
8 |
音場 |
++ |
+++ |
++++ |
解析力 |
8 |
9 |
8 |
(註:音場大小涉及個人喜好,因此本人僅以大小作為區分)
售價、結論
根據SONY官方表示,PHA-2的推出並不是為了取代PHA-1,而是作為較其高階的產品線。若您曾經看過本人先前測試PHA-1所撰寫的文章,不難發現PHA-2推出後SONY也將PHA-1的售價調降(由14500元調降至11500元,照片有反光在此致歉…),而PHA-2則是定出16500元的價格。
那麼,PHA-2的表現是否能與其身價相對應呢? 經過本次的測試之後,本人認為PHA-2的推力對低阻抗的耳罩而言相當足夠,聲音除了飽滿之外,搭配重視解析的耳機更能發揮出”解析而不過於冷聲”的特色。至於這種調性是否討喜就見仁見智。值得一提的是,PHA-2在搭配iPod使用與搭配筆電使用時的表現迥異,換言之若您對這兩種風格皆不排斥的話,應可算是”一台機體,雙倍享受”,某種程度也算是相當”超值”。
此外,撇開涉及主觀的調性與風格,PHA-2相較於其前輩,除了在做工上更加細緻之外,更重要的是支援了DSD解碼、類比輸出(line out)機能,以及可搭配新一代Walkman進行數位輸出,對於喜好”機體疊疊樂”的人,或是持有新一代Walkman想要更上層樓的人,抑或是有大量高品質音源的發燒友們自然是首選。相對而言,若您僅是想要讓手中的iPod/iPhone或筆電能夠有更好的聲學表現,那本人建議您不妨也在PHA-1的面前留步,試聽看看其調性是否適合您,或許還能意外地省下一筆(笑)。
以上便是本次的測試心得報告。若您有相關的經驗或疑問都歡迎於文末回覆、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