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自最後一次購入隨身碟至今也已經過了兩年有餘。老實說本人曾經以為自己需要超大容量的隨身碟,但到頭來才逐漸發現…當資料都交由電腦中的SSD、記憶卡與外接硬碟時,真正讓你意識到”隨身碟不夠用”的場合,常常是朋友間傳檔、公務傳檔,以及重灌用安裝隨身碟等用途,而這些用途對容量的需求都不高(頂多十幾GB),反倒是對隨身碟的”數量”以及是否能”丟了不心疼”的需求較多,也因此促成了這篇開箱文,順道跑個測試給大家參考。
平價隨身碟怎麼選?
雖然可能顯得有些老生常談,但在此提供本人挑選隨身碟的一些標準供大家參考
關於容量
在講求CP值的狀況下,雖然目前隨身碟最低容量為8GB,但本人並不建議購買。原因是NAND flash漲聲響起,超便宜的”99元隨身碟”已不復在,取而代之的是8GB USB2.0隨身碟至少139元起的狀況。考量到本文中出現的16GB挑戰者只要169台幣,還有USB3.0…除非您一次買十隻以上產生夠大的價差,否則實在沒理由一味追求低價。因此,對於平價隨身碟而言,目前推薦16~32GB的容量區間。
關於速度
由於NAND flash具讀取快寫入慢的特性,加上USB3.0隨身碟有時還比USB2.0同級產品還便宜,在此建議無論如何都該選USB3.0的產品,畢竟不論寫入速度,讀取都至少會有80MB/sec以上,對於檔案傳輸可說是一大利多。
關於外型
外型美醜很主觀,但蓋子不見會很幹。因此本人建議各位選擇滑蓋或推蓋式產品,拔蓋式產品就留給主力隨身碟…或是乾脆不要買。
挑戰者依序入座
挑戰者一號:Kingston DataTraveler® 100 G3 16GB
入手價:169台幣 狀態指示燈:無
黑色素面,搭配類似筆狀隨身碟的外觀,是本人購入這支隨身碟的主要原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其外形與SONY旗下有名的筆狀隨身碟很像,但實際上此隨身碟並無類似自動筆的機構,露出與隱藏USB頭都是靠手動。
廠商號稱傳輸速度達100MB/sec,不過想也知道寫入速度不會這麼漂亮,至於實際表現請看待會的測試
五年保固,雖然不是終身保但我想也夠用了
包裝背面,並無提到真實寫入表現,僅強調相容於USB3.1/3.0/2.0
挑戰者二號:Transcend JetFlash® 790W 32GB
入手價:399台幣 狀態指示燈:有
創見的產品通常售價偏高且表現(相對)普通。不過,之前買過同款的黑色32GB隨身碟,覺得表現不錯,這次便再買了一隻。這次改買白色作為辨識…但說真的,黑色比較好看(白色機身上會有明顯的序號刻印…)
包裝上明確地寫出100MB/sec讀取與25MB/sec寫入,算是多花錢買最低保障囉
這次就是終身保固了
包裝背面,依然提供了RecoveRx的軟體下載資訊
挑戰者三號:ADATA UV128 32GB
入手價:299台幣 狀態指示燈:無
老實說我入手這隻隨身碟的價格還算偏高…原價屋目前的售價為279台幣,而我邊走邊逛,看到autobuy於門口展示這隻就直接買下,不過差20元還是別計較太多。這支也是威剛USB3.0平價隨身碟的長青款式
終身保固,附帶免費下載將隨身碟轉為開機碟或系統安裝碟的程式,算是貼心
包裝背面
三隻隨身碟的正面
三隻隨身碟的背面
綜觀這三隻的外觀,本人還是最喜歡Kingston DataTraveler 100 G3的外觀。不過不管是哪一隻塑膠感都蠻重的就是了
效能測試
測試平台
Microsoft Surface Pro 3
CPU: Intel Core i3-4020Y 1.5GHz
RAM: 4GB DDR3
SSD: 64 GB
測試軟體: CrystalDiskMark 5.2.1 64bit
測試結果
以下將三隻隨身碟的測試結果用表格列出
|
DT100G3 16GB |
JF790W 32GB |
UV128 32GB |
品牌 |
金士頓 |
創見 |
威剛 |
讀取燈號 |
無 |
有 |
無 |
預設格式 |
FAT32 |
FAT32 |
FAT32 |
容量 |
14.4GiB |
29.4GiB |
28.8GiB |
連續讀取 |
94.36MB/sec |
102.6MB/sec |
85.15 MB/sec |
連續寫入 |
7.759 MB/sec |
103.4 MB/sec |
23.07 MB/sec |
4K讀取 |
8.118 MB/sec |
4.251 MB/sec |
3.862 MB/sec |
4K寫入 |
0.023 MB/sec |
0.262 MB/sec |
0.598 MB/sec |
連續Q32讀取 |
94.10 MB/sec |
100.4 MB/sec |
83.36 MB/sec |
連續Q32寫入 |
11.93 MB/sec |
96.81 MB/sec |
23.36 MB/sec |
4K Q32讀取 |
10.66 MB/sec |
5.606 MB/sec |
4.635 MB/sec |
4K Q32寫入 |
0.142 MB/sec |
1.800 MB/sec |
0.656 MB/sec |
以下則將測試結果截圖附上給各位參考
結論
上圖是本人現在擁有的隨身碟”們”,如此數量應該是夠用了,應該啦…
由於本人在下手前並未充分做功課,對於購入的隨身碟表現感到有些意外 – 別誤會,我說的並不是讀取/寫入的表現,而是DT100G3和UV128都沒有讀取/寫入指示燈!! 也許這燈號對其他人而言不是那麼重要,但這是我在電腦當機或無法順利退出隨身碟時判斷是否能直接拔除的依據,缺乏這燈號雖然不影響使用,但總覺得有些可惜啊…
至於在效能表現方面,本人對創見隨身碟的表現相當驚訝 – 一隻399元,32GB的隨身碟,居然能夠在連續寫入中達到100MB/sec!! 但本人一向看好的威剛這次表現反而是中規中矩,寫入23MB/sec意味著傳輸大檔時的等待時間可能會讓人抓狂,但看看金士頓DT100G3那不到10MB/sec的慘劇,只能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總結而論,或許是各大廠對NAND flash顆粒的品管極為成熟之故,在這次開箱中已看不到大幅超值的表現(就算JF790W的表現相對較佳,但也別忘了其售價與UV128相比高了近40%)。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論哪一支隨身碟,連續讀取都能在85MB/sec以上,對多讀取、少寫入的場合而言可說是一大利多。在此也希望各位於看完本篇文章後能夠選出心中理想的產品。
本次的開箱心得到此結束,感謝收看。若您有相關心得或疑問也歡迎於文末回覆、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