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SONY筆電產品-VAIO的人都知道,Z在該公司的產品定位中象徵著”最新,最快,最好”。除了搭載令人咋舌的規格之外,洗鍊的外型,極為輕薄的重量,也讓它成了效能與人性不須妥協的代名詞。但,儘管VAIO Z一向誘人,其高昂的售價(新台幣六萬有餘起跳)不得不讓人卻步。也讓不少人在欣賞它完美的身軀之時,為自己無法將其納入手中苦惱不已。
今日,SONY斷然的將”Z”這個終極代名詞帶入XPERIA系列。除了想當然爾的規格出眾之外,在美學與內在肯定也是充滿自信。其神秘的面紗,就讓本人在這次的評測中為各位一一掀開。
外觀一覽
XPERIA Z來了,此次評測的機種為黑色,而原廠推出黑,白,紫三種顏色。巨大的螢幕搭配無實體按鍵的特性,讓它多了份沉穩的感覺。
右側,由上而下依序為SIM卡插槽(使用micro SIM),電源鍵,音量鍵,喇叭,吊飾孔
由於機身是黑色,因此構造可能在這張照片中看不清,請看以下特寫
SIM卡插槽的外蓋由此開啟,拉出內藏的托盤之後….
托盤長這樣,micro SIM必須放在上面再插入機體內
電源鍵特寫-XPERIA Z的電源鍵在極薄的身軀中顯得獨樹一格,上方還具有同心圓刻紋。手感則是非常之好,不會有任何不穩固或手感過硬(吃力)、過軟(讓人擔心損壞)的感覺。
由於電源鍵是智慧型手機最常使用的按鍵,SONY在這顆按鍵上花了不少苦心。
電源鍵特寫再一張,真的很美啊…
喇叭特寫,具有網狀構造以隔絕灰塵。當然,將喇叭藏在如此纖細的邊框中,對音量、音質的負面影響自然不可避免。至於是否能接受,還請各位親自至現場測試。
左側,由上而下依序為micro USB,micro SD插槽,充電接點
上方,具有3.5mm耳機孔
下方,刻印著一些機體資訊
背面,大面積的玻璃中具有1300萬畫素相機(使用ExmorRS,且待後述),補光燈
個人覺得可惜的部分就在於環保和安檢資訊是直接寫在玻璃內的塗料層上。
對此次講求平衡設計(Omni Balance)的XPERIA Z來說,這些文字可說是降低質感的元兇。若是能改用貼於機體上的方式,不僅能達到標示作用,在不需要觀看時也能撕除以保美觀,應是更加的解決方案。
方才提到Omni Balance的設計理念,這邊再舉一例,此為正面上方的聽筒(照片中也能看到前鏡頭)
此為正面下方的話筒(麥克風),長得一模一樣,是不是很對稱(平衡)啊~
規格簡介,以現今(當然是2013年啦)的標準來看,這樣的規格稱之為機皇可謂當之無愧
關於防水
看完了XPERIA Z的大致外觀,各位應該能發現機體的所有連接孔都被防塵蓋所包覆,這當然會讓人聯想到其是否有某種特殊的機能…
是的,XPERIA Z具有IP55/IP57防水機能
有關IPXX代碼所表示的意義可參考維基百科,或自行搜尋,在此不贅述
簡而言之,XPERIA Z符合的IP55/IP57標準,代表其能夠:
IP5X:在非極端的使用狀況下,能夠完全阻隔外界灰塵
IPX5:產品可阻擋口徑6.3mm噴嘴由任何方向所噴出的水柱
(每分鐘12.5公升,壓力為30kPa,噴嘴與產品距離為3m)
IPX7:產品可進入水下1公尺,並正常運作30分鐘
防塵蓋特寫,必須將這些蓋子蓋緊才能下水
防塵蓋特寫,可看到有防水機能的防塵蓋周圍具有橡皮圈,一般建議使用一年後至原廠上油保養或更換
經過多次的產品研發,XPERIA Z的防塵蓋技術相當成熟,蓋子除韌性夠強之外,”長度”也夠長(不會使端子使用受阻),此為micro USB插槽
手感
儘管XPERIA Z的外觀很洗鍊、陽剛、具有高階感,但其方正的外型卻讓手持的舒適度下滑不少。
以hTC Butterfly為例,雖然其也有5吋螢幕,但多虧於弧形機背與細邊框的加持,握持的難度比想像中低了許多。
但在XPERIA Z上,儘管螢幕邊框真的不粗,遺憾的是在握持時機體的”邊角”會使手掌明顯被壓迫,而微微拱起的掌心又因為中心厚度與周圍相同而有”虛握”之感。若再加上其雙面玻璃的設計,本人實在不建議用單手操作這支手機。如有需要,也請多利用保護殼與吊飾孔,才是保護愛機的上策。
螢幕
XPERIA Z搭載5吋的巨大螢幕,解析度為1920*1080,但在競爭對手的眼中,光是這樣顯然是不夠的(畢竟面板取得算是容易)。因此XPERIA Z在發色方面也採用了自家電視使用的BRAVIA Engine 2技術,使先天具備高解析優勢的面板,能在後天調教下得到更優秀的表現。
官方對BRAVIA Engine 2的功能解說
以下,請看展示
展示照片一
展示照片二
這張是最令我驚豔的-被天空映照而變藍的雪地在螢幕上顯得相當鮮豔,卻又不會有AMOLED色彩過於濃郁乃至於刺眼的感覺。可說是”多一分則太肥,少一分則太瘦”。
展示照片三
可視角測試
原圖
左側
右側
上方
下方
以照片顯示與本人現場觀賞的結果而言,XPERIA Z在可視角的表現算是亮眼,唯一較容易發生色偏的是上方視角-由上方觀看螢幕時顏色會明顯變淺、變亮。不過我想應該很少人會用這種極端的角度觀看手機(尤其是上方,因為違乎常理)。
拍照
XPERIA Z搭載了SONY對行動設備開發的第二代背照式感光元件-Exmor RS(第一代則是Exmor R,曾使用於XPERIA S),其號稱在夜拍中能夠比他廠感光元件吸收更多光線,進而使曝光表現更佳。
官方對Exmor RS功能的解說
除了硬體規格的追求外,XPERIA Z也搭載了HDR的功能,讓光線反差大的場合能夠再多張不同程度曝光的照片進行合成後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官方對HDR功能的解說
不過,這樣的功能許多廠牌的手機也都具備,因此XPERIA Z搭載了更令人驚豔的利器,那就是…
錄影也能擁有HDR!
先前提過HDR必須靠合成才能達成,而合成意味著CPU資源的消耗(GPU也可能經由硬體解碼輔助)。因此HDR能夠應用在錄影上,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外,也意味著手機硬體規格強盛到另一個境界了。
除了上述兩樣特點外,XPERIA Z也有無限連拍、解鎖快拍的功能,請看以下測試
XPERIA Z拍照介面、連拍功能展示
可看到選擇連拍模式後,按住快門鍵便可連拍,此時會在右上方顯示拍到第幾張
放手後連拍的照片群則會集中在一個物件中,點擊後便可展開於相簿,進行照片的挑選
此外,開啟HDR後畫素上限會由1300萬降為1200萬(應是與處理器能力有關),不過這樣的畫素數字我想不會有人再挑了吧…
XPERIA Z 對焦速度測試
短評:”快,真的快”是我的唯一感想
本人使用的手機為SONY XPERIA S,儘管其”大部分的時候”對焦都很快,但可惜的是有時會有”迷焦”的現象發生(意即顯示對焦完成,但實際上拍出的照片卻相當模糊),甚至偶爾會出現對不到焦而浪費不少時間的狀況。不過,這樣的缺點在XPERIA Z上似乎是完全看不到-隨點隨到,毫不遲疑,令我相當滿意。
XPERIA Z解鎖快拍測試(LAG)
XPERIA Z解鎖快拍測試(正常速度)
短評:解鎖快拍一向是XPERIA系列為人稱道的一大特色,在捕捉精彩一瞬間的場合上可說是幫了不少忙。但不知道是軟體問題還是展示機開機過久(記憶體失調),在進行測試時會發生如上方影片所看到的LAG。時間雖僅有數秒,但足以使人錯過所欲捕捉的那一刻。
說實話,在如此高規格的”相機”上發生這樣的失誤使我感到有些失望,也希望原廠在之後能夠設法改善這個問題。
小結
看完XPERIA Z的外觀與功能簡介,不知是否讓您心動了呢?
本人認為這支手機雖然並非完美(如先前所提到的快拍瑕疵,以及手感上的先天缺陷),但在多方面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因此在整體的體驗上還是瑕不掩瑜。
不過,除了這些外在與最常使用到的功能之外,一支手機的內在要素-系統、網頁瀏覽乃至於音樂體驗,相信也是決定是否購買的要素。
因此,XPERIA Z的評測在此刻尚未結束,請繼續觀賞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