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鐵三角IM系列發布以來,本人與ATH-IM03邂逅三次
第一次, 是在發布不久,得以試聽之時
第二次, 則是有意換將,騎驢找馬之時
第三次, 便是此次購入,正式開箱之時
均衡的表現、立體的音場,以及帶有情感又不失解析的音色,讓IM03成為本人既UE TF10後的耳道接班人,也將成為日後體驗音樂及器材的標準。本人於此撰寫開箱,做為紀錄之餘,更是與各位分享心中的喜悅。
Audio-technica (鐵三角) IM系列簡介
鐵三角於2013年末發布IM系列(型號皆為ATH-IMxx)耳機,為入耳式耳機市場注入新血。其包含動圈式與平衡電樞式(俗稱動鐵式)產品。
以下列出型號、主要規格與官方定價供各位參考:
小提醒:點擊型號可至台灣鐵三角官網觀看詳細資訊
動圈式耳機
ATH-IM50 ($2400)
ATH-IM70 ($4500)
兩者皆為雙動圈配置(單邊具兩個口徑8.8mm動圈式單體)
平衡電樞式耳機
ATH-IM01 ($6000)
配置一組全音域平衡電樞
ATH-IM02 ($8000)
配置雙單體平衡電樞,一為低頻,一為中高頻
ATH-IM03 ($15000)
配置一低頻,一中頻,一高頻平衡電樞,共為三單體,搭配3WAY分音器
ATH-IM04 ($22000)
配置二低頻,一中頻,一高頻平衡電樞,共為四單體,搭配4WAY分音器
備註:所有的IM系列產品皆具備可換線設計,插針形式為雙插針設計。(鐵三角特規,目前除原廠外尚無其他管道取得)
以下,請見開箱
店家送了一個鐵三角的袋子,蠻好看的
包裝盒現身,盒子的質感非常好,表面具有光澤,上方的掛環還是塑膠製
ATH-IM03
三單體配置(上方圖示為平衡式電樞單體的輪廓)
外盒背面,本次購買的是台灣公司貨。(點圖可看大圖)
背面下方具有耳機爆炸圖
盒裝內附耳塞、COMPLY海綿耳塞、攜行盒
盒裝左側,具有詳細規格標示(點圖可看大圖)
盒裝底部
將外盒解開後,可看到相當樸素,完全無標示的內盒
打開後,IM03終於出現。下方則為以塑膠袋包著的攜行盒
耳機先拍一張。可看到外殼有拋光,頗具質感
隨附的攜行盒。網友普遍對其外型反應不佳,我的話……目前有自己的盒子,所以暫時用不到。不過體積上倒是相當充裕。
取出耳機與耳塞。耳塞具有S,M,L三種大小(預設為M),還附上一對COMPLY海綿耳塞。順道一提,IM03適用的COMPLY型號為T500,有興趣者可參考這篇文章。
雖然官方優惠期限已過,好在店家依然有多送紅線,日後備用或改升級線都方便~
耳機特寫
ATH-IM03 右耳,機體呈煙燻黑,內部電路隱約可見
註:IM系列自01~04之顏色配置為透明(01)>淺灰(02)>深灰(03)>全黑(04),其中僅IM04為不透明
ATH-IM03 右耳,導線插入處為紅色
ATH-IM03 左耳,導線插入處為黑色
採用標準3.5mm耳機鍍金插頭
雖然內部具3WAY分音器,但耳機為單出音孔設計
耳道管特寫,看起來相當粗且紮實,可避免斷裂問題
目前搭配SONY Walkman NW-Z1070使用
聽感簡述
為了避免文章過於冗長,加上耳機入手不久,在此僅簡述先前試聽的感想與使用的第一印象(與先前所使用的UE TF10比較)。詳細的聽感分享日後有機會再行刊出。
配戴感
若說TF10是給配戴者兩耳塞上螺栓的話,IM03給人的感覺便是直接用大塊的海綿堵住耳朵。由於機體呈團狀且體積頗大,戴上後會讓耳殼”有感覺”,需要時間適應。此外,本人因兩邊耳道不對稱之故,使用TF10時需搭配COMPLY海綿塞才能戴得住,而在IM03上則不會有這個問題,若您與我有同樣的困擾,IM03值得一試。
戴上耳機之後隔音相當良好,簡直就像是進了一個小房間般。雖然本人並未持有過客製耳道,但我想這樣的氣密程度已相當足夠。
音場
方才提過戴上IM03感覺像是進了小包廂,而這也著實反映在其音場上。本人使用TF10已久,認為其音場雖然寬廣,但卻有上下延伸過少的缺點,導致音場呈以雙耳為平面的”甜甜圈狀”。而IM03的音場則為小而立體,呈現球體的感覺。以本人的觀點而言,TF10寬廣的音場雖然不太真實,但讓人感到相當自在,換成IM03後則有種”截左右而補上下”的感覺,因此算是各有特色。
女毒?
以下就本人先前試聽IM02, IM03與TF10的經驗對三者走向分析,希望能有助於在此三者(尤其是前二者)中猶豫不決者下決定
ATH-IM02
不愧是網上盛讚的”女毒神器”之一,IM02只要遇到女聲歌曲,迷人的程度得以讓人立刻有感-不論是感情、尾韻和聲音的清亮程度皆相當優秀。不過較為麻煩的是,如此的調音走向造成中頻會明顯扭曲。在聽原聲帶、輕音樂時這種感覺更為明顯,甚至還有讓男聲”女性化”的傾向。因此本人建議IM02適合專攻女聲歌曲的玩家使用。
ATH-IM03
相較於IM02的熱情表現,IM03便顯得冷靜許多。不過,女聲聽起來依然有相當程度的感情,在聆聽一般音樂時也不會有明顯扭曲的問題,算是個權衡的選擇。
UE TF10
TF10的人聲向來是被人詬病的一大缺點。不過,在搭配COMPLY使用的狀況下,人聲可變得較為突出(應該是因為高低頻被耳塞壓抑了)。雖然解析度會被吃掉不少,但至少在這方面扳回一城。當然,若您有許多人聲歌曲,TF10絕對不會是個好選項…
結論
此次更換手中的耳道,一方面是想換個新口味,另一方面則是在長期的使用之下,深感TF10雖然優秀,但在人聲、定位方面的表現有先天限制。正巧遇到IM03這隻人聲、原聲帶兩相宜的好耳機,考慮許久之後終於入手。在此除了分享開箱的喜悅之外,也希望它能夠與未來遇見的訊源們做更好的搭配。
本次的開箱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收看。若您有相關疑問或心得也歡迎於文末回覆、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