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915.jpg  

大可大,非常大。若說到近日眾智慧型手機廠商設計機體的哲學,大螢幕已好似成為不可違背的圭臬般除了主流手機由3.7吋、4吋不斷進化到今日的5吋之外,在SAMSUNG(三星)HUAWEI(華為)等廠商的帶領之下,六吋甚至七吋的超大手機也陸續出籠,更不用說那些附帶電話功能的3G平版們了。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許多支持者也不禁對SONY捏了把冷汗,畢竟在激烈廝殺的戰場中,產品若未齊備,被人攻城掠地也是遲早之事。還好,SONY在近日終於發表了新品,除了補足超大螢幕的定位缺口外,也嘗試向消費者宣揚該公司的研發實力與理念。

2013/08/12 更新:新增物品大小比較的項目

 

Z Ultra有多大?

在仔細檢視這支手機的外觀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支手機的大小與研發時選擇這個尺寸的理念,進而能讓各位更容易下決定。

根據SONY產品設計總監勝沼潤先生的說法,XPERIA Z Ultra (以下簡稱為XPERIA ZU)的尺寸靈感來自於時常陪伴商務、旅行人士的物品護照。該公司依據護照的尺寸進行設計,並將螢幕盡可能的最大化、輕薄化,進而成就了6.4吋的螢幕與6.5mm的超薄身材

本人看到這段開發歷程的想法是,護照的確是個常見的物品,但老實說在日常生活中會把護照塞入口袋的族群並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皮夾、記事本與香菸盒等物。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XPERIA ZU與這些物品的比較,進而讓您更能瞭解它是否會讓您的口袋岌岌可危

DSC_0905.jpg

DSC_0906.jpg

DSC_0907.jpg   

男用三摺式皮夾比較(最右方的手機為XPERIA Z,螢幕大小為5)

由此可知,寬度的部分我想大部分的口袋都是能夠接受的,但長度的部分就不一定了。因此本人認為西裝或外套的內側口袋才是XPERIA ZU的最佳居所

DSC_0008.jpg

DSC_0012.jpg

DSC_0015.jpg   

香菸盒比較

 

由這張照片可知,想把ZU放入胸前口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雖然五吋手機就已經不太可行了)

DSC_0003.jpg

DSC_0005.jpg

DSC_0006.jpg  

最後來個亂入與台大醫院處方集(簡稱台大藥典)進行比較

藥典幾乎是每位醫師進行工作時白袍口袋內必備的聖典,因此這項比較對醫事人員們應該頗有用()

 

 

外觀

DSC_0922.jpg  

讓我們再仔細端詳一次XPERIA ZU

儘管搭載了6.4吋的超大螢幕,XPERIA ZU卻使用了超細的邊框控制機身的寬度,使其與真正的平板依然有明顯的區隔。硬是要從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大概就是上下方的黑邊留得有點多,使機身變得有些過長。或許這也是為了兼顧電池續航力和機身組件擺放空間而不得不做的犧牲。

DSC_0925.jpg   

正面上方,由左到右依序為距離感測器、200萬畫素前鏡頭,以及位於上方很不顯眼的聽筒。

DSC_0927.jpg   

正面下方,仔細看可看到與上方聽筒類似的構造,但這只是麥克風,並不具發聲的功能

DSC_0928.jpg   

右側,由上而下依序為標準3.5mm耳機插孔、保護蓋(內含micro SIM插槽與micro SD插槽)Z系列皆可見的圓形電源鍵,以及音量調整鍵。最下方則是吊飾孔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3.5mm耳機插孔處於外露的狀態,但XPERIA ZU具有IP58防水等級認證,代表其能夠:

IP5X:在非極端的使用狀況下,能夠完全阻隔外界灰塵

IPX8:確保在IPX7的測試條件下(水下1M,測試時間30分鐘以上)不會有任何液體入侵機體

註:IPX7之定義為產品可進入水下1公尺,並正常運作”30分鐘(機體可能有些許進水,但不會對其機能造成損害)

有關IPXX代碼所表示的意義可參考維基百科,或自行搜尋,在此便不贅述

DSC_0931.jpg   

左側,由上而下依序為micro USB插槽(以蓋子保護)與兩個用以連接底座進行充電的金屬接點。兩點之間則暗藏一顆磁鐵用以固定

DSC_0932.jpg   

上方,第二個麥克風暗藏於此,用以進行通話時的降噪

DSC_0934.jpg   

下方,有喇叭與吊飾孔

順道一提,XPERIA Z底部和右側皆有喇叭孔,但ZU則只有底部具備。且在超薄機身的限制之下,無可避免的對喇叭表現造成了影響。若您對喇叭的表現很在意,建議您試玩時進行測試以確認。

DSC_0938.jpg   

背面,設計非常的乾淨、簡潔,中央的標誌改為SONYXPERIA的字樣則被移至底部。NFC的標誌是直接印在背面上的,配對時以此位置碰觸感應即可。

主鏡頭則搭載了800萬畫素ExmoR RS背照式感光元件正如大家所見的,補光燈並未出現在此次的產品上。官方的說法是為了維持薄度所造成的取捨,就看消費者是否能接受囉。

DSC_0770     

在此先讓我們複習一下XPERIA Z的背面,當時印上的眾多安規認證相信讓許多人恨得牙癢癢的畢竟是直接印在背面上,根本無法消除。ZU這次卻看不到這種情形,但安規認證根據法規是一定要標上去的啊,它們到底去哪了呢?答案是……

DSC_0941.jpg

DSC_0943.jpg   

藏在這裡!原廠將安規改成標籤的形式藏在機身中,在此也不得不佩服這優秀的點子。同樣的設計也被應用於ThinkPad Helix(機體底部放了兩個內附標籤的小抽屜”),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常看到。

以下為黑機外觀一覽(根據官方說法,ZU將會在台上市黑、白、紫三色,紫色於今年稍晚會另行上市)

DSC_0947.jpg

DSC_0953.jpg

DSC_0955.jpg

DSC_0957.jpg

DSC_0964.jpg   

由背面的圖片也可知兩面皆為玻璃的缺點便是難以避免的指紋與油污,唯一的解決方式便是勤勞擦拭。

 

關於底座

在日系防水手機中,為了避免USB連接埠的保護蓋因充電不斷開閉造成疲乏,通常會提供接點式充電底座選購(如XPERIA acro S / V / Z / ZR以及本次的ZU)。官方將底座作為ZU第一批出貨的贈品(預購禮)

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底座吧!

DSC_0908.jpg   

相較於其他手機底座都是將整支手機包起的設計,此次的底座僅簡要的包覆了ZU內含接點的部分,本人認為這是個明智之舉其讓底座變得更為輕巧而不失美感,表現相當不錯

底座的溝槽其實是可拆式的,原廠包裝中會附上較窄和較寬的溝槽。窄的裸機時可完全密合,寬的則可放置保護套

DSC_0910.jpg   

接點特寫,中間具有磁石用以吸附

在此提醒各位底座僅能充電,不能進行數據傳輸

DSC_0913.jpg   

ZU放上去的樣子,平時可以當個不錯的小相框~

 

手感

DSC_0915.jpg   

XPERIA ZU握持示範

雖然對這種大手機而言,手感絕對不會是選購的第一考量,但不少人可能會感到好奇,因此就嘗試單手握持看看。

以上圖的結果來看當然是失敗的。儘管邊框已經變得相當的窄,但螢幕自身的寬度就讓人無法輕鬆握持(想想當初廠商追求的護照尺寸吧!有誰會想單手將護照完全握住呢?)。此外,超薄的全平面機身也讓手感更加扣分,但考量到這支手機本來就是以雙手握持為主,本人並不認為這算是個缺點。212克的重量配上這極大的螢幕,也讓拿取時讓人感到意料之外的輕巧,表現得相當不錯。

DSC_0919.jpg   

在不對螢幕造成干擾的狀況下大拇指最遠可觸及的範圍

對於大手機而言,除了一手難以掌握之外,為了控制寬度而縮水的邊框也讓單手操作顯得更不可能當您嘗試將大拇指移動至較遠的範圍時,虎口與掌心的皮膚常會碰觸到螢幕,進而造成誤判。當然,這並不代表產品應該將邊框變粗(如此會變得更難攜帶),雙手使用才是最舒適的使用方式。

此外,由於ZU在單手握持而不進行觸控的狀況下就已經顯得有些勉強,在此強烈建議使用者善用吊飾孔,繫上可繞腕的吊繩以避免摔機悲劇的發生。

 

ZU的另一戰場超高階老人機?

由於ZU的螢幕相當大,當我看到時便相當好奇各種程式的介面排版會變得如何,於是就點了撥號程式,結果如下圖:

DSC_0967.jpg

DSC_0968.jpg   

這畫面瞬間讓我想起強調超大按鈕的老人機!!

在預設的狀況下,撥號盤上的數字已經讓人感到相當舒適,而介面的字體大小也能在購入後自行調整來解決。由於目前平板手機的盛行,走在路上看到用七吋平板講電話已漸漸不算是件怪事,而ZU超大手機定位正剛好補足想要超大螢幕,卻又不想出門都需要帶包包的族群(當然,前提是您需要有夠大的口袋才行)。因此若是長輩對3C的接受度夠高的話,ZU或許是購買新機的另一種選擇喔~

 

小結

在這個手機越做越大,平板越做越小的時代,有時對於ZU這類5.5吋以上的產品還真的不知道該叫手機還是平板,而在英文中也產生了一個新名詞”phablet” – 結合了”phone””tablet”,可說是相當精準的比喻。當然,SONY身為這類產品的後進,若是只將產品的螢幕作大,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只能說是天方夜譚,因此其搭載了高規格的硬體、令人心動的螢幕,以及萬物皆可寫的特異功能。至於有多神奇,以下文章將會為您揭密:

 

挑戰。口袋極限 SONY XPERIA Z Ultra 動手玩心得(機能篇)

 


arrow
arrow

    MEDGAZ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