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購入NEX-5N以來,從剛開始的練拍到日後的實際應用都是以風景、靜物為主。雖然以攝影技能的精進來看略有不足,但一來極少有拍攝其他題材的機會,二來入手單眼的目的也已達到,因此也就不太在意。這次經胞弟邀請而參觀醫學盃桌球賽,為了能夠得到可供紀念的照片,相機自然不可少,但……我沒拍過運動方面的題材啊!(汗) 身為新手中的新手,除了於現場邊拍邊學之外,在此也將成果奉上,分享給各位參考、指教。
P, A, S, M 拍攝模式詳解
雖然本人是新手,但若看這篇文章的您從來未碰過單眼相機,或許以下的資訊對您會有幫助。
在單眼模式設定中,最常見的便是P, A, S, M四大模式,列述如下:
P模式 (Program AE Mode, 程式自動曝光模式)
此模式與一般相機的傻瓜模式(像是SONY的i-Auto模式)差不多,皆是讓相機測光後算出快門、光圈等數值,進而成像。其與傻瓜模式(如Auto/i-Auto/高級自動模式等)的差別在於可調整感光度(ISO)、對焦點、測光模式、白平衡、EV曝光值等,較適合新手使用,可避免拍出失敗的相片,又能體驗調整設定的樂趣。
A模式 (Aperture-Priority Mode, 光圈優先模式)
在此模式中,除了P模式可控制的要素外,尚可控制”光圈(Aperture)”這個要素。不論是需要以散景凸顯主題,或是以小光圈獲得清晰的整體影像,您都需要使用A模式對光圈進行調整。在此模式下,由於光圈被使用者控制,相機在測光後將會算出適當的快門與感光度並進行成像。
S模式 (Shutter-Priority Mode, 快門優先模式)
在此模式中,除了P模式可控制的要素外,尚可控制”快門(Shutter)”這個要素。若您需要拍攝移動中的主體,適當的快門設定可達到您所需要的效果(如完全凝結或帶有些許移動的軌跡)。在此模式下,由於快門被使用者控制,相機在測光後將會算出適當的光圈與感光度並進行成像。
M模式 (Manual Mode, 手動模式)
在此模式中,快門、光圈、感光度此三大要素皆由使用者自行控制,因此較適合對相機性能極為熟悉的專家使用。順道一提,由於影響光線的要素皆由使用者決定,在M模式中自然就不會有EV(曝光補償)的設定了。
使用快門先決模式 (S模式)
根據以上資訊,由於本次拍攝的題材注重於會快速運動的主體,故應使用S模式才可順利拍攝。本人並將這次的拍攝經驗歸納為以下數點:
快門速度至少為1/125秒
經過多次的測試顯示,如果快門速度比1/125秒還要慢,捕捉選手移動的瞬間幾乎都會以失敗收場。
它傻瓜,你聰明,請適當調節感光度
在S模式中,鎖定快門速度之後,相機的確會自動算出光圈和感光度啦…但是以這次使用的NEX-5N而言,其在面對光線不足的狀態時較傾向調整光圈大小,而非提高感光度,因此你可能會得到以下的狀況:
S Mode, 1/125sec, f/4.0, ISO400
乍看之下,在現場套用這種設定可拍到亮度足夠的照片,ISO640也確保了極低的雜訊,感覺相當完美,不過f/4.0的光圈實在是太大了…過於開放的光圈不但會使景深變得過淺,造成主體之外皆散景,甚至連主體都糊掉的窘境(因為對焦時主體剛好在清晰範圍外),對於品質普普的鏡頭而言亦可能影響畫質。基於以上理由,當相機測光的設定無法使人滿意時,您應該試著調節感光度(ISO),範例如下:
S Mode, 1/125sec(手動鎖定), f/8.0, ISO1600(手動鎖定)
與”f/4.0, ISO400”相比較,f/8.0的進光量為f/4.0的1/4,但ISO1600的感光度為ISO400的4倍,因此相片的亮度是一樣的。但f/8.0可提供足夠的清晰區(景深夠深),而ISO1600對於搭載APS-C感光元件的單眼而言亦可接受,因此”f/8.0, ISO1600”的設定會更為適當
以下,請看實錄
由於本人所屬陣營關係(笑),因此拍攝的選手以台大醫學院(穿黑底帶紅選手服)和國防醫學院(穿黑底帶綠選手服)為主。本人對桌球並無研究,所以對相關內容就不再評論啦~
以下照片是由數百張照片中挑選出來的”精華版”,大家就慢慢欣賞運動場上的風情吧!
本次的攝影習作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收看。若您有相關心得或建議也歡迎於文末提出、回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