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峭壁雄風與萬年峽谷這兩項天然的壯闊美景之後,接著讓我們將腳步移至西螺鎮,細細品味其中的人文情懷。先嘗嘗平價又充滿鄉土味的三角大水餃補足元氣,再開始感受延平老街的緩慢步調。最後,離開之前不妨駐足於西螺大橋,這座曾為遠東第一的交通要道-喔,別忘了旁邊還有個可以消暑的好去處。如此多功能的旅遊景點,就在雲林西螺,絕不容各位錯過!
本篇內容:
西螺三角大水餃體驗
西螺延平老街
西螺大橋、戲水池
Part I – 西螺三角大水餃
三角大水餃是西螺當地頗具盛名的平價小吃。以其份量而言,一顆足以充當大份的點心,兩顆作正餐更是綽綽有餘。以下提供相關資訊及體驗實錄:
西螺三角大水餃
地址:648雲林縣觀音街12號 (點擊地址以參考Google Map)
電話:05 586 3955
營業時間:
星期一:休息
星期二至星期日:09:30–18:00
抵達目的地後,可看到超大的招牌…但或許是老店的關係,字體在強光下很不明顯Orz
店家的本體是個流動攤販車
先來看看菜單。水餃一粒只要20元,買來試吃都划算。
這家店還有不少品項可買,不過水餃當然是最有名的囉
趁著等餐的時候跑到備餐區看看水餃們,結果…
這 根 本 就 是 肉 圓 吧 =0=
看看這晶瑩剔透的肉圓…喔不,我是說水餃
尚未蒸煮的生水餃們,看起來鼓鼓的,餡料想必相當紮實
回到位子上發現已經上菜,可以開動囉~
順道一提,這是乾水餃(沒有湯,沾醬吃)
你也可以點湯餃,就像這樣
咬開來看看餡料,滿滿的筍子、絞肉,伴隨些許蝦米。以20元的價位而言,本人感受到滿滿的誠意。
填飽肚子之後,接下來該去延平老街看看啦。
Part II – 西螺延平老街
地址:648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點擊地址以參考Google Map)
這牌子在哪呢? 就在三角大水餃店鋪的正對面喔~
抵達延平老街,迎面而來的是迷你版的西螺大橋,蠻可愛的
後文中會有真的西螺大橋,各位可以看看長得像不像XD
相當復古的招牌,與台北的三峽老街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家店門口掛著成堆的絲瓜布,相當有特色…可惜當天沒開啊
許多店家自己的標誌也很有味道,因而順手拍了兩張
經過這家店門口,大家都被這一格格的豆子給吸引了,至於他是誰呢?
原來是家米糧行,不只是外觀,內部的擺設也相當復古而有趣味,接下來就讓各位看看囉~
在此提供店家資訊給各位參考:
台灣永豐米糧行 (原名:廣合商行) (點擊店名以參考官方部落格)
地址:638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57號 (點擊地址以參考Google Map)
電話:05 587 6229
由於天氣炎熱,大家都口渴了,於是就順道來這家店來瓶青草茶
事後上網查了下,才發現這家”青草茶”也很有名,難怪連陳水扁總統也來坐過(汗)
以下提供店家相關資訊:
琴連碗粿城 (點擊店名以參考詳細介紹)
地址:638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75號 (點擊地址以參考Google Map)
電話:05-5865466、05-5865436
Part III – 西螺大橋
享用美食、逛逛老街之後,在轉移陣地或賦歸之前,別忘了也來看看西螺大橋,這座建成時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橋梁。在此也轉錄雲林縣文化旅遊網的簡介:
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是西螺的標誌,昔日台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要衝。
西螺大橋全長1939.03公尺,分31拱,是當時的遠東第一,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為提升西螺大橋日漸式微的地位,及喚起地方民眾對螺陽文化的重視,螺陽文教基金會於每年春假時,於西螺大橋上舉辦「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活動,夕照紅橋咖啡情,音樂會、風箏比賽等,希望為社區帶來新生命力,並藉以凝聚社區民眾感情,進而帶來觀光人口,增加觀光產業資源,希望重視西螺六十幾年前的耀眼光華,讓西螺再一次親臨現代文藝風潮,創造出一個因跨越紅橋而產生的活力新市鎮。
以下就一同來看看這座大橋的風采吧~
西螺大橋本尊,其身處車水馬龍之地,各位若要拍攝或觀賞記得注意來車
不愧曾為遠東第一,橋體非常的長,一望無際
由這標誌看來,這座橋也是中美合作的產物
以下來個西螺大橋景觀三聯發:
若是在炎炎夏日,行經西螺大橋時別忘了轉個彎就有戲水池可用來消暑
戲水池對面有不小片的稻田
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同學們也都衝去噴水池玩了一下
至於我呢? 當然不跟風,手上的相機可不防水啊…
位於戲水池旁的裝置藝術,有種火焰的感覺
本篇遊記的內容到此結束,我們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