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fone,這個融合手機與平板血統的產品,自ASUS(華碩)推出以來便是該公司手機產品線給予外界的印象。在經過兩代產品的洗禮之後,ASUS一反常態的不以”第三代”來定義這個全新產品,而是以”無限”的標記為這隻旗艦加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ASUS對”無限可能”的定義為何。
本篇接續自
無限的浩瀚-ASUS Padfone Infinity 動手玩心得(上)
強烈建議各位先行閱讀
關於速度
此次正好看到展示機搭載開通行動上網服務(提供業者為中華電信)的SIM卡,在此便錄製兩段影片,讓各位體驗Padfone Infinity在不同網路環境下的表現差異(測試時間為2013/05/24 5:40pm)
Padfone Infinity網頁瀏覽順暢度測試 (使用中華電信3G,途中曾支援至HSPA+)
Padfone Infinity網頁瀏覽順暢度測試 (使用中華電信WiFi)
由以上影片可看到,雖然在WiFi下的表現的確比較好,但本人認為這樣的效能表現僅能算是”勉強及格”,不知是因網路速度不夠快還是韌體調教不夠完美所致(螢幕解析度造成的效能拖累暫時不考慮在內,因為類似規格的new hTC One表現相當傑出)
關於拍照
拍照設定畫面(畫面右上角有藍色的照相機圖樣)
錄影設定畫面(畫面右上角有紅色的攝影機圖樣)
Padfone Infinity拍照介面展示
相較於原生而顯得有些樸素的操作介面,Padfone Infinity在拍照的介面顯得豐富許多。該介面將各種選項都拉到主畫面,好處是使用者可快速調整各種細項,在拍照時的微調顯得更為方便,但壞處也相當明顯-對3C較為生疏的人學習時間可能較長,且容易被眾多選項所困惑。
不過,撇開學習上可能遇到的困難,ASUS在拍照介面上有一點倒是做得很直覺,那就是將拍照快門與錄影快門擺在一起,且與設定畫面(右上角圖樣)為何者無關,只要點擊相對應的快門即可。這點對使用者而言可說是再便利不過-至少我就常發生”想錄影,啟動相機,按下快門,卻發現因模式錯誤而只能拍照,或是在切換模式的延遲中使精彩瞬間逝去”的窘況。
關於對焦速度
Padfone Infinity對焦速度測試
相較於豐富的拍照介面,Padfone Infinity的對焦表現便顯得有些乏力。不管對焦的環境是複雜(充滿文字)還是單調(少數線條),其對焦的速度實在差強人意-雖然不至於迷焦,但這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在此也希望ASUS能在日後推出的更新對此方面進行補強。
與Padfone 2相比的增強之處
Padfone 2於2012/10/16推出,距今也才約半年的光景。雖然廠商肯推出新品是好事,但您或許會對兩者之間的差距感到迷惘-持有Padfone 2的人是否該換機? 應該購入Padfone 2還是Padfone Infinity? 本部分嘗試以客觀的角度幫助各位得以下決定。
規格的簡要比較請看下表:
|
Padfone 2 |
Padfone Infinity |
|
CPU |
APQ8064 (1.5GHz四核心) |
APQ8064T (1.7GHz四核心) |
|
GPU |
Adreno 320 |
||
RAM |
2GB |
||
ROM |
16/32/64GB 不可插記憶卡 |
32/64GB 不可插記憶卡 |
|
螢幕 |
手機 |
4.7吋 1280*720 |
5吋 1920*1080 |
平板 |
10.1吋 1280*800 |
10.1吋 1920*1200 |
|
重量 |
手機 |
135g |
145g |
手機+平板 |
649g |
677g |
以下,請看分析
CPU / RAM
儘管Qualcomm宣稱新一代的處理器(APQ8064T)基於時脈上的提升外、記憶體管理的優化,能夠比前代產品(APQ8064)提升20%的效能,但事實上實際使用時兩者體驗的差異並不明顯。何況Padfone2的規格並不過時(CPU與RAM和hTC Butterfly、XPERIA Z相同),因此本人認為並不須因為規格而換機,或是將規格作為選擇的主要考量。
ROM
由於兩者都不能以記憶卡擴充容量,因此購機時必須”下好離手”,但又因為容量與售價不小的關係(每升一級便會有約兩千元的價差),造成許多人購機時變得難以下決定。若您也是上述族群的其中一員,本人建議您從32GB開始考慮,原因是系統韌體也須佔用空間,導致標示容量與實際可用容量依然有相當的差距(舉例請看這裡,雖然機種不同,但實際上可用容量差別並不多)-32GB的實際可用容量約25GB,算是較為一般使用接受的範圍。
解析度 / 手感
儘管Padfone 2的解析度以現今的標準來看已成為一大”弱點”,但以本人的經驗而言,4.7吋,1280*720的螢幕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能夠提供足夠的體驗(意即不會有明顯顆粒感),因此與其在解析度上爭論,本人認為螢幕大小造成手感上的差異才是真正該考慮的一環。以下就請各位觀看實際握持的情形,並自行下判斷(當然,若是能到現場握持實機更是再好不過)。
Padfone 2握持示範-以本人的手而言,雖然無法完全由單手操作,但可輕鬆握持
Padfone Infinity 握持示範-本人的手勉強才能將這隻手機穩穩地握住,換言之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摔機,而長期以這種方式握持也會感到不適
小結
基於以上比較可得到下列結論:
- 1. 預算不足以購買Padfone Infinity,或是不想花太多錢在手機上的人,Padfone 2將會是您的最佳選擇。其在重量、效能上都能提供相近的體驗
- 2. 關於螢幕解析度的問題,老實說用久了就會習慣,實際上的差距比數據上的差距小得多
- 3. 由於兩代Padfone都不能擴充記憶卡,強烈建議購買容量為32GB或更大的機種,避免造成遺憾
售價、結論
經過實機把玩後,本人認為華碩不稱此代產品為”Padfone 3”實在有其道理。原因在於相較於Padfone 2,這支手機的推出其實比較像是規格的”加強”,將硬體推升至現今旗艦的標準以與各家廠商競爭。
單機(售價)台幣20990元起(32GB/64GB之售價分別為20990/22990),或許在高資費(網路吃到飽)的方案壓制下能夠有較讓人接受的價格,但別忘了買Padfone的一大目的便是可外接平板,因此得把7000元的平版基座費用考量進去-如此一來,儘管購買這套組合便等同於擁有兩種智慧型裝置,但這價格也變得不得不讓人卻步。在此也慶幸ASUS依然持續在販賣Padfone 2,讓口袋不深的消費者能夠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餘裕。
嗯,說了這麼多,那麼我到底是如何看Padfone Infinity呢? 本人認為這支手機較適合”對Android有深入了解並確定需要Android平板的人”。畢竟27990(32GB)/29990(64GB)的高價對多數人而言都是一大賭注,盲目的購買極可能造成憾事發生。因此…
若您不熟悉Android平板,但對該產品有興趣
在此建議您一定要找到可以試玩平板基座的地方,並”實際將您所需要的應用在展示機上玩過一遍”。畢竟想清楚後再下決定總是好的。
若您預算足夠,也需要這兩類(手機、平板)裝置,但不確定是否連平板都要用Android
本人則建議您先購買手機,畢竟Padfone Infinity除了具有平板的”變形”特色外,也無愧為一代機皇
若您預算偏低,但對Padfone有興趣
本人強烈推薦您轉而購買Padfone 2的組合,其可在幾乎相同的重量、相近的規格,以及更好的手機握持感之下給予您類似的體驗。
以上便是本次的動手玩心得,各位若有疑問、購買經驗,甚至想分享實際使用體驗都歡迎在文末回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