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指數:★★★★★
本篇將會告訴你:
l 鶯歌地名的由來
l 鶯歌石的典故
l 孫臏廟(宏德宮)簡易導覽
l 同場加映中國砂輪鶯歌廠外觀
鶯歌石、孫臏廟如何去?
鶯歌石約略位置:239台灣 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一路395號
孫臏廟(宏德宮)位置:239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一路303巷1號
(點擊地址可檢視Google Map)
在此說明一下為何要將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地點一同在這篇介紹。
因為…從孫臏廟(宏德宮)的後門走出去就能看到鶯歌石步道了,所以有機會到其中一個點的話就乾脆連另一個點都一起看了吧。
我與友人在逛過鶯歌陶瓷老街並吃過阿婆壽司後(詳情請看這篇)直接以走路的方式到這裡
以下,請看路程實錄
走路走到一半,發現中國砂輪的工廠居然就在眼前!!
有關中國砂輪的”事蹟”請參考這篇文章
中國砂輪在此,如此大的牌柱讓你絕對不會認錯
旁邊居然還有棵樹是李登輝親手種的,民國74年種下去,算算到現在也有28年的光陰了…
既然自家公司產砂輪,門口不擺一個就對不起自己啦
廠址正門全景圖(點圖可看大圖)
據說,沿著這條路(中山路)一直走其實可以走到山佳,不過我們當然不會走那麼遠,畢竟只是要去看鶯歌石而已…
相關資訊
中國砂輪鶯歌廠
地址:239台灣 新北市鶯歌區中山路64號 (點擊地址可檢視Google Map)
官方網址:http://www.kinik.com.tw/index.asp
註:廠址不開放給外人參觀
鶯歌石路程實錄
終於看到導覽圖了,鶯歌石也離我們不遠啦
導覽圖放大版(點圖可看大圖),可看到”現在位置”(鶯歌石在半山腰,現在在山腳下)就在宏德宮(孫臏廟)的隔壁,實際上就是在孫臏廟的後門
導覽圖旁邊有個樓梯,而那也是一條登山步道,不過我們今天是要走往右邊的步道上去看鶯歌石
登山步道圖,有十八條,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們走的是這條,現在看起來蠻平緩的…
開始爬坡就有點累了,較為麻煩的是樓梯有點陡,欄杆又只在單側,所以爬起來讓人有些心慌…
爬到一半,看到半山腰有個窟窿,內部供奉著土地公(其實我比較好奇要如何去參拜祂……)
繼續爬,看到轉彎處就代表快到了
我覺得這坡道(樓梯)已經有段距離,但根據當地人的解說,這在18條登山步道中算是小意思。難度高的坡道根本沒有樓梯,只掛了幾條繩子要你爬上去,簡直是體力和耐力的持久戰阿
鶯歌石觀景台到了,這是說明布告,點圖可看大圖,在此就不贅述其典故啦
看看這椅子! 對於幾乎橫跨整個鶯歌鎮才來到這裡的我們來說甚是欣慰
鶯歌石觀景台全景照(點圖可看大圖,照片左邊那塊超大的石頭就是鶯歌石)
說實話,風景並不好看(都被樹叢和鶯歌石本身擋住了)。當地人表示若要得到好看的風景便必須再向上爬,前提是你必須準備約兩公升的水(對,你沒看錯,就是兩公升)以及再爬約一小時的心理準備…
鶯歌石有多大? 這 麼 大
被樹叢遮住的風景
另一邊則長了些芒草,隨風擺動
觀景台上風蠻強的,待久了會覺得冷。我想夏天來這邊應該會很涼爽吧
觀景台說明布告長這樣
想得到更好的風景,請往這邊走…約一個小時
下面那幾階樓梯是”騙人”的,再往上幾乎沒有樓梯,只能靠雙手和雙腳。當地人表示不能完全信賴這繩子,因為他上次爬的時候一時不察還被繩子上的紅螞蟻咬傷…
開始下山,又是個艱苦的歷程(坡很陡又缺乏保護,實在不太好下)
半路上又看到說明布告,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點圖可看大圖)
走到一半,居然看到有個強者在睡覺!別問我他怎麼爬過去的
宏德宮(孫臏廟)路程實錄
正門,感覺頗有氣勢
右邊的牌匾-兵法之源
左邊的牌匾-兵法鼻祖
全景圖(點圖可看大圖)
剛好在過年(2013/02/11),因此有廟會活動,旁邊也有擺攤
到這邊我才知道原來孫臏先生的坐騎是獨角神牛!!
功能很多,看清楚這張表後再摸會比較好…
參拜過程如圖:工作人員會給參拜者一個護身符,順時針繞三圈過爐並膜拜後從神桌底下鑽過去
然後過這座充滿燈光的平安橋
之後就能摸神牛,保平安(獨角神牛看起來很有霸氣啊)
離去前再拍一張孫臏廟的正殿
同場加映:回程實錄
天龍家教班,讓您在鶯歌也能享受到天龍等級的待遇(誤)
鶯歌車站(後站)到了,各位有看到上面那兩個圓圈嗎?據說那是這棟建築物的"眼睛"。當地人表示鶯歌的建築物有不少都有"眼睛"作為其地名的象徵。
遊記到此結束,只能說這次的鶯歌一日遊相當充實,老實說我當初也沒想到居然要花整整六篇的篇幅才能寫完(大汗)。
在此也與各位誠心推薦,若您身在台北,在假日感到煩悶又不想出遠門時,鶯歌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