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103.JPG    

在這個行動硬碟盛行的時代,曾經光輝一時的硬碟外接盒,現今儼然成了供給遠大於需求的市場。在激烈競爭之下,廉價但品質不堪的產品層出不窮-塑膠外殼已是基本,劣質晶片不是秘密,就連螺絲也能偷料,誇張程度讓人傻眼。若您想要購買經得起考驗的優秀產品,或是想要以SSD土炮兼顧容量與速度的儲存媒介,又怕外接盒成為絆腳石,在此本人恭喜您,本次即將分享的產品-冰極光外接盒-不但全機身由鋁合金打造,還支援目前仍罕見的UASP標準,讓您買一次,用久久,尚以速度稱霸全場。

 

UASP-後起新秀,罕為人知

USB3.0,這個讓外接裝置速度突破35MB/sec枷鎖的大功臣,相信已是家喻戶曉。不過若是將話題轉到伴隨USB3.0出場的UASP,懂得人就少多了,以下就讓本人為各位解惑。

USB(Universal Serial Bus,為通用序列匯流排)的規格由USB-IF(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開發者論壇)進行制定、實施。而USB 1.0/1.1/2.0時期,受限於當時技術,採用的是半雙工傳輸模式,裝置同一時間僅能傳出傳入資訊,且傳輸資料使用的協議為BOT(Bulk Only Transfer)傳輸協議,在BOT傳輸協議下,若有多筆資料需要傳輸,則不管頻寬是否有剩餘,資料僅能一筆筆的慢慢傳輸,換言之,就算第一筆資料僅有1KB,第二筆資料依然需等到其傳送至接收端後再出發,而第一筆資料傳輸時剩餘的頻寬等同浪費。

由於上述的傳輸方式與協議在現代過於缺乏效率,在USB3.0時,有幾個重大的改變:

提升為全雙工模式

裝置可在同一時間傳出傳入資訊,且頻寬大增,由USB2.0480Mbps提升為5Gbps

BOT加速模式

若裝置依然僅支援BOT模式,則在USB3.0的規範之下,單筆傳輸的資料量可變得較大,進而提升效率,但效果依然有限

UASP加速模式

由於BOT模式無法進行多工處理(亦即同時傳輸多筆資料)USB-IF便推出了UASP (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 這個新標準,使USB亦能如SCSI () 一般同時傳輸多筆資料,在有資料傳輸的時間盡可能將頻寬滿載,以減少延遲與等待時間

註:SCSI全名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為歷史悠久的高速介面標準,其後代包括UASP, SAS(Serial Attached SCSI,負責伺服器硬碟高速傳輸)

 

如何支援UASP

想要讓電腦支援UASP,則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適當的驅動程式或作業系統

Windows為例,Windows 7雖然可經安裝驅動程式而支援USB3.0,但來自第三方廠商的程式並不一定支援UASP(若支援則必須向USB-IF支付授權費),因此建議安裝前加以確認。

Windows 8/8.1則不具有這樣的困擾,除了原生支援USB3.0控制器外,連UASP都有了,不知這是否會成為各位升級的理由呢()

 

USB3.0控制器硬體需支援UASP

這點是針對較早期(Nehalem/SandyBridge世代)需外掛晶片以支援USB3.0的電腦,或是自行購買USB3.0擴充卡的族群。不過以本人經驗而言,先前購買過的擴充卡採用Renesas(NEC)出品的µPD720200A晶片(屬於第一世代USB3.0控制器),在安裝Windows 8.1之後也能輕鬆UASP來看,控制器硬體造成無法支援的比例應該不多。

 

外接周邊控制器硬體需支援UASP

相較於前者能輕鬆達成要求,能達成需求的晶片就不多了,而且外接盒的包裝只會告訴你支援USB3.0UASP的相容性根本是霧裡看花Orz

根據電腦王文章:土炮USB 3.0隨身碟:自組外接固態硬碟便宜又更快,在此列出已知支援UASP的高速外接盒給各位參考:

AKiTiO Neutrino U3 (本篇開箱之產品)

CyberSLIM T25U3-6GUASP

Zynet OP-A59-UAS

VANTEC NST-266S3 (OP-A59-UAS實為貼牌之同款產品)

另外,先前分享過的銀欣TS10外接盒亦支援UASP,若您欲安裝的硬碟高度為7mm,本人強烈推薦

 

以下,請見開箱

DSC06072.JPG   

盒裝正面,標籤不小心透漏了價位帶,稍後會再提

DSC06074.JPG   

除了該有的USB3.0介面外,廠商還提到外接盒全由鋁合金打造,還具有散熱器般的設計,讓人相當期待

DSC06075.JPG   

正面右下方可看到UASP支援,以及原廠提出的測試結果

DSC06076L.jpg   

盒裝背面

DSC06078.JPG   

若是內裝的硬碟是電力大怪獸,依然可以外接變壓器不過本盒裝中沒有付變壓器。雖說用到的機會很少,但此外接盒已屬高價產品,沒有奉上實在該扣分

DSC06081.JPG

DSC06082.JPG

DSC06083.JPG

DSC06084.JPG  

盒裝四面展示

DSC06085.JPG   

打開外盒,抽出無任何標示的內盒。

DSC06087.JPG   

打開內盒後,主角終於現身

DSC06088.JPG   

內容物一覽

照片上方有外接盒、組裝所需之零件(螺絲、橡膠墊)、束帶、USB3.0傳輸線

照片下方則為說明書

DSC06089.JPG   

說明書正面,可看到安裝需動用至少八顆螺絲(後文會有圖文解說)

DSC06090.JPG   

說明書背面

DSC06092.JPG   

接下來看看外接盒本體,外殼由鋁合金構成,表面則為噴砂處理,減少刮傷之餘又可增加質感。左方的孔洞則為指示燈透出的位置

DSC06094.JPG   

外接盒背面。這可不是漏裝螺絲啊! 原廠為了減少拆裝程序,只先用兩顆螺絲固定內裝,另外兩顆則放在零件包裡。

方才所說的散熱器般的設計便是這一條條的溝槽。全金屬的狀態下導熱性能已相當良好,再加上這個設計簡直如虎添翼。

DSC06097.JPG   

外接盒前方,具USB3.0介面(標準micro B插槽),以及可用以擴充電源的變壓器插孔

DSC06098.JPG   

外接盒右側,什麼都沒有

DSC06099.JPG   

外接盒後方,品牌LOGO是另外嵌上去的銘牌,LOGO本身則有金屬加持,相當亮眼。

成堆的孔洞則是讓被動散熱性能更進一步,我想就算內裝的硬碟是噴火大怪獸也沒轍了吧()

DSC06100.JPG   

外接盒左側,什麼都沒有

看完外接盒本體之後,接下來本人將會一步步教各位安裝硬碟

 

冰極光 NEUTRINO U3 硬碟安裝詳解

DSC06104.JPG   

由於本人口袋並未深到買顆SSD作為外接硬碟,這次登場的主角便 它-Seagate Momentus 5400.6 500GB硬碟

DSC06105.JPG   

至於你問我怎麼變出這顆硬碟? 來來來,解答在這裡

這顆硬碟原本裝在FreeAgent Go 2.0外接硬碟中,其介面為USB2.0。五年保固的它相當耐操,不過受限於介面,傳輸速度實在有點慢。於是本人送給它的五歲生日禮物就是把它給拆了。

左上角還可看到每顆固定的螺絲都有橡膠軟墊伺候,再加上右上角的金屬框架,不難想像為何原廠的產品會如此可靠了。

DSC06106.JPG   

拆解後除了挖出一顆硬碟,還得到了SATAUSB2.0的轉接板,至於實用價值嘛留著日後好說好說

DSC06107.JPG   

OK,現在開始作業。首先得先用較大支(一般電器常用)的螺絲起子將外殼的兩個螺絲解開

DSC06108.JPG   

解開後,內部的硬碟托盤便可像抽屜一般拉出,可看到轉接板以螺絲固定

DSC06109.JPG     

說明書上的指示是直接將硬碟硬擠進去插槽中,但小弟我比較膽小,選擇將轉接板拆下,與硬碟結合後再裝回去的方式。

鎖住轉接板的兩顆螺絲一樣得用大支的螺絲起子才可解開

DSC06110L.jpg   

看看這大片的金屬! 內部托盤亦不偷料,實屬難得。若您跟我一樣是金屬控,這堅固的外接盒絕對值得您多花幾百塊買單。將轉接板鎖回之後,接下來準備將硬碟固定

DSC06111.JPG   

零件包內有五顆同款式的螺絲,便是用來固定硬碟用的。使用時須準備另一把小隻的螺絲起子(拆解筆電、玩具等物品常用的那種)

DSC06112L.jpg   

兩個鎖點位於硬碟底部,另兩個則位於硬碟後方兩側

四個鎖點鎖完後還剩一顆螺絲,可供備用,請妥善保存

DSC06113.JPG   

位於側邊的鎖點特寫

DSC06115.JPG   

最後,將固定外盒的螺絲鎖回去之後就大功告成。

至於零件包中剩下的四個橡膠墊,則是用來貼在外盒鎖點上,作為腳墊用。由於本人可能還會再更換硬碟,為了避免麻煩就沒貼了。

DSC06116.JPG   

接上電腦後,可看到指示燈為漂亮的藍光

DSC06119.JPG   

若說到該產品美中不足的地方,體積將會是其中一環。

由於NEUTRINO U3外接盒可支援12.5mm高的硬碟,再加上有鋁製托盤、散熱鰭片的設計,使厚度高達24mm-儼然是一般行動硬碟厚度的1.5倍,與iPhone 4S比較更能看出其厚度。

UASP支援證明.PNG   

接上後電腦辨識為”ASMT 2105 SCSI Disk Device”,證明其支援UASP標準。順道一提,NEUTRINO U3所使用的控制晶片為ASMedia(祥碩科技)推出的ASM1053E,同時支援SATA IIIUASP

 

售價、結論

DSC06101.JPG   

在此先感謝各位看完這篇落落長的介紹(),相信各位在閱讀過後對外接盒的選購皆已成竹在胸。至於這個集全金屬機身、散熱鰭片設計與UASP支援的外接盒要多少錢呢? 答案是850~900元不等。以外接盒的定價而言已不只是貴,而是幾乎頂天(具特異功能的機種除外)。但是當論及耐用度時就不一樣了-四百元上下所能購得的外接盒大多是以塑膠製成(頂多用層薄薄的鋁合金貼皮),不但缺乏質感,有些連螺絲都用劣質金屬製造而容易崩牙,換算下來買個好產品反而更為划算。當然有人會質疑只是接個傳統硬碟有必要用到這種牛刀嗎?” 我只能說外接盒這種東西要用可以用很久。與其更換硬碟時因不如預期而變成電子垃圾,不如一開始就購買優秀的產品,還能間接讓內部的硬碟延壽(抑制震動、電源供應、散熱能力等),可謂一舉兩得。

 

本次的開箱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收看。我們下次再見囉~


arrow
arrow

    MEDGAZ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