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202.JPG  

回想iPad Air發布之時,全球皆為蘋果將9.7吋平板瘦身至470g (WiFi)的成就瘋狂,消費者對輕薄產品的需求顯而易見。雖然這樣的成果的確令人激賞,但大家似乎忘了SONY在這方面的努力-Tablet Z20135月推出時就已達到495g的境界,還是具LTE通訊能力的版本呢! 不過在3C的市場上,不怕被人忘,只怕沒人買應是各家廠商最大的心聲吧!(苦笑) 經過半年有餘的淬鍊之後,SONY這次發布了Z2 Tablet,以439g (LTE)的重量吸引消費者目光,再加上雙喇叭與數位降噪,讓內外皆有滿滿餡料。現在,就讓我們來嘗嘗來自SONY的數位饗宴吧!

 

外觀

DSC05159.JPG   

這就是Z2 Tablet,乍看之下與Tablet Z相差不大(天下平板一般黑…),但細看依然暗藏玄機

DSC05161.JPG   

正面左上方,具有SONY LOGO

DSC05163.JPG   

正面上方,具有視訊相機(220萬畫素ExmorRS感光元件)及光源感應器。狀態指示LED則在右上方

DSC05165.JPG   

機身右側,什麼都沒有

DSC05166.JPG   

機身左側,由左()至右()依序為電源鍵與音量鍵

DSC05168.JPG   

機身上方,由左至右依序為麥克風、紅外線埠、micro USB插槽與micro SD卡插槽

至於micro SD卡槽的蓋子為啥做那麼長呢? 打開來看…

DSC05169.JPG   

原來micro SD卡槽與micro SIM卡槽並排在一起了。當然,micro SIM卡槽是LTE版方可使用的功能,WiFi版則會被封印。至於SIM卡槽預留位置右方的紅色按鈕則是在機器死當時可用的斷電鍵。

順道一提,Z2 Tablet依然支援防水機能,且規格由Tablet ZIP 55/57(水下1M置放30)升級至IP 55/58(水下1.5m置放30)

DSC05170.JPG   

機身下方,由左至右依序為標準3.5mm耳機插孔與磁吸式充電埠

根據官方說法,Z2 Tablet這次也加入了高通(Qualcomm)所推出的Quick Charge 2.0技術,能夠使平板充電更為快速。

DSC05171.JPG   

機身背面,此次黑、白色款皆為霧面的設計。或許是為了輕量化考量,Z2 Tablet這次在背面採用了塑膠,而非先前慣用的玻璃纖維。不過以體驗而言算是相當舒適

DSC05172.JPG   

主相機為800萬畫素,採用ExmorRS感光元件,沒有補光燈。這樣的配置與XPERIA Z Ultra如出一轍,或許也能說明前者的市場定位為何…(根本就是台小平板XD)。下方則具有NFC配對區的標示。

DSC05173.JPG   

不知各位在方才的照片中是否有找到喇叭呢? Z2 Tablet這次也有雙喇叭的設計,不過是在正面下方左右兩側處。至於效果如何,且待後文揭曉。

DSC05174.JPG   

看完平板本體後再來看看底座。Z2 Tablet的包裝分為精裝版和一般版,而底座則是附於精裝版包裝中,型號為DK39。此圖中可看到由於平板較手機重,底座的基座部分便設計得較長,而卡座的部分為半透明黑色設計。

DSC05176.JPG   

連接線為直出的設計,順道一提,該底座僅能用以磁吸充電,無法傳輸資料。

 

關於螢幕

DSC05187.JPG  

Z2 Tablet搭載了10.1吋,解析度為1920*1200的螢幕。在各家手機、平板尚未發布前眾人常猜測下代產品會有2K解析(2560*1440)的面板出現,結果事與願違。個人則認為解析度夠用(不易看出像素點)就好,與其不斷追高而造成續航力損耗,不如花些心思在面板顯示品質上。IPS面板、Triluminos DisplayX-Reality,以及在XPERIA Z2上新增的Live Color LED技術,在Z2 Tablet上自然是一樣也沒少。以下則來看看這片面板的表現如何。

可視角測試

DSC05177.JPG

DSC05178.JPG

DSC05179.JPG

DSC05181.JPG

DSC05180.JPG

Z2 Tablet面板在可視角的表現可說是相當優異,無論從各種方向與各種角度觀賞皆不會有色偏或灰階反轉的問題發生,可說是與XPERIA Z2相得益彰。此外,Z2 Tablet在圖片暗處細節的表現也相當良好,以下本人也拍了幾張Z2 Tablet展示圖片的成果給各為參考。

DSC05182.JPG

DSC05183.JPG

DSC05184.JPG

DSC05186.JPG   

近拍後可看到蝸牛殼和沙子邊緣皆相當分明。除了面板本身的優秀品質外,我想也與X-Reality的影像演算法脫不了關係

 

關於音效

DSC05190.JPG   

XPERIA系列產品中的音樂界面皆是由Walkman擔綱,而Z2 Tablet自然也不例外

DSC05189.JPG   

可看到ClearAudio和等化器的設定皆在其中。至於在XPERIA Z2Z2 Tablet中新增的外接DAC模式則需在設定中進行調整。

由於介面大同小異,在此便不再贅述,接下來談談這次新品的最大特色-數位降噪。

 

數位降噪的原理

DSC_0251.JPG   

各位若有在電信門市看見Z2,應有機會看到長這樣的降噪體驗台

DSC_0252.JPG   

來看看這次登場的降噪耳機(型號為MDR-NC31EM),耳機上方皆具有圍成圓環型孔洞,下方便內藏蒐集外界雜音的麥克風

DSC_0253.JPG   

可看到雖然內藏13.5mm單體與麥克風,其體積卻與一般耳機差異不大

 

降噪的原理

為了使聆聽音樂的使用者不受雜音干擾,各大耳機廠皆致力於降低噪音音量,而方式大致可分為主動式與被動式降噪兩種,說明如下:

被動式降噪

利用耳塞本身的材質,以及耳塞和耳道的密合度阻隔噪音傳入。其中有名的產品便是COMPLY海綿耳塞,其柔軟且隨溫度升高至體溫時變得容易塑形的特性造成隔音良好且配戴舒適的體驗(產品開箱可參考這裡)。至於SONY旗下產品也具有混合矽膠與海綿的Hybrid耳塞可供選擇。

主動式降噪

為了使各位容易理解,以下直接引用SONY官網的介紹圖片:

MDR-1RNCMK2 數位降噪原理.jpg   

可看到主動式降噪是經由麥克風(內建於耳機上,以求和耳朵幾乎同位置)將噪音收錄後,經由處理器運算反向聲波後再由耳機單體發出,進而達到1 + (-1) = 0的效果

至於運算用的處理器要擺在哪裡呢? 有以下三種擺放方式:

  1. 1.      可獨立運作的降噪耳機將會置於一個與耳機聯結,需裝電池的小方盒中,如SONY家的降噪耳道旗艦-MDR-NC300D
  2. 2.      若是降噪耳機為耳罩,則處理器會直接置於耳罩本體內,如SONY所推出的MDR-1RNCMK2
  3. 3.      部分高階隨身聽會將降噪處理器內建於機體中,搭配耳道式耳機時可減少多一塊造成的不方便。像是先前所提過,具備數位降噪機能的NWZ-F886便是採用此種方式。須注意的是此方式必須搭配原廠提供,含麥克風與通訊管道的專用耳機使用

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中,XPERIA Z2Z2 Tablet可說是內建數位降噪的第一人。在此也建議持有者可考慮購買專用耳機MDR-NC31EM,讓手邊的裝置發揮最大效益。

 

降噪的效果

儘管降噪的理想目的為抵銷所有外界雜音,但一來理想和現實有所差距,二來在抵銷時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耳機的聽感,因此降噪耳機在開發時,抵銷噪音的目標通常是較具規律的低頻聲(如:汽機車聲、空調運作聲、飛機引擎聲)。而以本人的經驗而言,降噪開啟時將會使周圍環境造成的底噪(背景噪音)大幅降低,但人聲、賣場的音樂等較為不規律的音頻則抵銷效果有限。至於在音質的部分雖然影響不大,但確實可感覺到聲音解析度有些微下降。有興趣的人在此就建議至現場玩玩看囉。

 

看完數位降噪的介紹後,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次於Z2 Tablet搭載的前置雙喇叭表現如何。

   

XPERIA Z2 Tablet 喇叭音量測試

老實說,雖然現場有背景音樂,但這前置雙喇叭的音量還是讓我不太滿意。或許與平板本身實在太薄有關吧。不過至少在立體感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可明顯感覺到聲音是由兩邊發出)就是了。

 

結論

平板再進化,更值回票價

DSC05195.JPG     

定價是否具競爭力常是作為評估產品的一大要素。雖然這在現今依然重要,但在平價智慧型裝置橫行的時代,當消費者選擇購買旗艦等級的產品時,幾乎可以斷定C/P值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這個產品能夠讓我得到什麼?” 或是相較於我先前購買的產品,新產品是否能做得更多?” 等課題。

至於在XPERIA Z2 Tablet上可看到什麼優勢呢? 我們來看看吧:

  1. 1.      不可思議的超輕薄(LTE版僅439gWiFi版僅426g),容易攜帶
  2. 2.      真的,真的很漂亮的螢幕(各位至現場用平板展示照片並看一眼就了解了)
  3. 3.      避免遭遇不測的防水機能
  4. 4.      數位降噪機能,增進音樂體驗
  5. 5.      旗艦級的硬體配備(S800 2.3GHz四核心 + 3GB RAM)

這樣的多重優勢,加上與iPad Air相近的價格,本人認為XPERIA Z2 Tablet絕對值得成為您選購平板的名單之一。最後再讓我們複習一下它有多輕薄:

DSC05203.JPG   

右側為2011年發布的iPhone 4s,至今才不過三年光景,在Z2 Tablet的身邊卻顯得頗為臃腫,只能說科技實在是突飛猛進啊

 

本次的動手玩心得到此結束,感謝收看。若您有相關心得與疑問也歡迎於文末回覆、交流~


arrow
arrow

    MEDGAZ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